熱蘭遮的詩篇 Psalms of Zeelandia
本節目為旨在以荷蘭的管風琴詩篇變奏曲帶出四百年前以西拉雅語傳唱於台灣原住民部落的詩篇以及荷蘭傳教士在台灣的故事。
ORGAN MUSICRELIGIOUS MUSIC
【說書人】羅斌【管風琴】許舒堯【木笛】梁益彰【聲樂】西拉雅歌者
時間 | 2025.01.05(日) 15:00
地點 | 台北大稻埕教會
票價 | 索票入場
索票 | 12/10 中午 12:00 起開放
協辦 | 荷蘭在台辦事處
臺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
演出人員
說書人 | 羅斌
管風琴 | 許舒堯
四重唱 | 西拉雅Onini Siraya歌手
木笛 | 梁益彰
新港文書
四百年前從荷蘭東印度公司前來台灣的不僅有士兵及技術人員,還有隨船的荷蘭傳教士。荷蘭宣教師在傳教之初,便嘗試用羅馬字母教導西拉雅人拼寫自己的語言,並且建立教堂、開設學校。新港社是原住於台南平原的西拉雅族(Siraya)中最早接受西方基督教(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原住民,也是與熱蘭遮城荷蘭人關係最密切的原住民村社;而西拉雅語,在西荷時代又稱為「臺灣話(Formosaan taal)」,則是台灣原住民最早文字化的語言。在日治時代以後,學術界因為西拉雅族新港社(今臺南新市鄉)保留的眾多語言資料,而慣稱為「新港文」。
在荷蘭人離開之後,西拉雅人和他們的後代仍繼續使用羅馬字母書寫自己的語言。當西拉雅人彼此之間或和漢人發生土地租借、買賣、金錢借貸等方面的關係而必須訂立契約時,就會使用新港語記錄、書寫在契約文書上。平時,也會用新港語記帳或寫下一些需要記錄的事情,如物價表、村社公約、百家姓等。這些目前存留的語言文獻,我們稱為「新港文書」。目前所知最早的文書是清康熙22(1683)年的麻豆文書,最晚則書寫於嘉慶23(1818)年。中央研究院語言所的研究員李壬癸先生,曾根據美國學者J. Steere在臺南崗仔林的採訪記錄(1873-74)推估,西拉雅語大約在一八三○年代就已經成為死語。換句話說,在1662年荷蘭人離開後,「新港文」還一直使用了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這些共一百八十七件採集到的「新港文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荷蘭人對原住民的衝擊與影響、新港人和漢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等,是台灣早期歷史的重要文獻
。
本場音樂會將採集從十七世紀荷蘭史料中留下以新港文紀錄的詩篇及頌歌,並邀請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將更多詩篇翻譯為一度失傳西拉雅語演唱,重現荷蘭人以及台南原住民的在台灣歷史上的重要連結。
熱蘭遮之淚 "Niet Zonder Tranen”
彼得·溫西米斯(Pieter Winsemius) 是荷蘭著名的當代政治家,亦為十七世紀荷蘭來台傳教士阿諾杜斯·溫西米斯(Arnoldus Winsemius) 的後代。彼得根據先人倖存的日記撰寫歷史小說 ”Niet Zonder Tranen” (中譯「熱蘭遮之淚」,前衛出版社將於2024年九月出版),敘述1650 年11 月至1661 年 9 月間阿諾杜斯準備執行傳教任務的故事 : 啟程之前墜入愛河、帶著妻子及新生兒航海數月、以及在亞熱帶島嶼福爾摩沙艱難的生活。冰冷遙遠的歷史,透過阿諾杜斯的日記鮮活了過來,故事裡呈現的,是許多衝突與挑戰,更是充滿了淚水的愛。
本場音樂會徵得作者彼得·溫西米斯的同意,節錄書中的精華片段,並邀請說書人將故事穿插於音樂會中。
日內瓦詩篇以及十七世紀的荷蘭作曲家
發生於十六世紀初期的宗教改革很大的變革是推行以母語讚美神並簡化教會音樂儀式。法國宗教改革家約翰·喀爾文(John Calvin) 在1525年左右開始嘗試以押韻的方式將詩篇翻譯成法文,並聘請音樂家譜寫旋律。「日內瓦韻文詩篇」在多位詩人及音樂家的努力下最終於1562年完成,共一百五十首詩篇及一百二十六條旋律,
喀爾文教派在十六世紀的荷蘭日益普及,並且對荷蘭的歷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荷蘭改革教派與西班牙天主教的各種衝突與壓迫導致了的八十年戰爭(1566/1568–1648) 。最終,天主教的西班牙承認奉改革教派的尼德蘭共和國 (United Provinces of the Netherlands, the Dutch Republic) 的獨立。
喀爾文教派亦對荷蘭的管風琴文化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喀爾文簡化教會音樂儀式的主張,因而限制詩篇在禮拜時只能以人聲單部吟唱,並且禁止管風琴在禮拜中使用。十七世紀初期建立的荷蘭改革派教堂,是沒有配置管風琴的;此習一直到約1680 年後才改變。而在宗教改革前就已矗立於教堂裡的管風琴則因是各城市市政府的財產,教會必須保存並且准許市政府使用。這時期的管風琴師也是受雇於市政府的員工;也因而管風琴音樂會在每週在禮拜之外的獨立時段於教堂內舉行,形成了一種傳統: 很可惜,這些音樂會演出的曲目內容今天已無從考證。
十七世紀荷蘭作曲家以詩篇的旋律創作的音樂也皆非在奉神時使用,而是以這些熟悉的旋律譜曲,提供民眾在家庭或其他的世俗場合演唱。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就曾請該市聞名國際的管風琴家揚-彼得森.史維林克 (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1 – 1621)為150首詩篇譜寫多聲部人聲重唱曲,分為四冊於1604-1621年間出版;根據推想,這些多聲部的詩篇重唱曲或許是在教堂之外的地點演唱。鍵盤作品方面,史維林克因身處於宗教改革初期,僅留下五首管風琴詩篇變奏;而出生於十七世紀中葉的管風琴家思邦·凡·諾特Sybrandt van Noordt (1659 – 1705)則留下十首規模龐大的詩篇變奏。
生於十七世紀前葉的盲人作曲家雅各布·凡·艾克 (Jacob van Eyck, 1590 – 1657)是烏特勒支市鐘琴師 (Carillon)。雖然複雜的管風琴音樂禁止在禮拜中使用,但是教堂鐘塔裡的鐘琴會將詩篇的單音旋律以大小不同的鍾敲擊演奏,悠揚的傳遞於教堂四周。凡·艾克亦以超技的木笛奏聞名: 他留下著名的木笛獨奏曲集「木笛歡樂花園」(Der Fluyten Lust-Hof) ,其中收錄了十四首詩篇變奏,約占作品集的百分之十。他的木笛歡樂花園在出版之後極受歡迎;烏特勒支的揚思教堂 (Janskerk)甚至為他加薪,請他在彈奏鍾琴之餘以木笛娛樂行經教堂的路人。
魯特琴是十七世紀流行於荷蘭及法國的樂器;從文藝復興以降,方便移動的魯特琴或吉他是為人聲伴奏非常普遍的選擇。文藝復興的魯特琴非常適合演奏複音音樂: 雖然不如管風琴可以「完美」的演奏四個以上的聲部,但是在禁止管風琴伴奏的喀爾文派荷蘭及法國,就成了以複音形式伴奏詩篇演唱的最佳選擇。有一說,因為在做禮拜時只能清唱效果不佳,所以必須要平時在家裡多與魯特琴練習 ! 從1562年日內瓦詩篇出版以後,在法國及荷蘭就相繼的有許多魯特琴獨奏或與人聲合奏的版本出版;詩篇在十七世紀魯特琴曲目裡占了重要的地位。而出生於法國的荷蘭魯特琴作曲家尼古拉斯·瓦萊 ( Nicolaes Vallet ,1583 – 1645) 在 1615 及 1620 年於阿姆斯特丹出版的詩篇,含完整的一百五十首作品,是魯特琴詩篇曲目中最晚的、也是相當重要的作品集。
本場音樂會邀請荷蘭、台灣、以及西拉雅音樂家合作,將以管風琴及木笛演奏史維林克、思邦·凡·諾特及雅各布·凡·艾克的詩篇變奏,並以西拉雅語/新港文取代法文,演奏尼古拉斯·瓦萊寫給人聲與魯特琴詩篇。
曲目
(主辦單位保留異動權利)
Write Youth of Arnoldus
荷蘭少年阿諾德斯
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1 - 1621): Toccata G2 (organ)
揚-彼得森.史維林克:觸技曲(管風琴)
Constantijn Huygens (1596-1687): Allemande Mr. Zuylekom (recorder and virginal)
康斯坦丁.海根斯:祖伊萊科姆先生的阿雷曼舞曲(木笛與維吉諾琴)
Arnoldus studies Siraya with Rev. Julius
阿諾德斯與尤紐士牧師學習西拉雅語
Camphuysen MS: Psalm 100 (organ)
堪普言森手稿:詩篇詩篇第一百篇(管風琴)
Claude Goudimel (ca. 1514 - 1572): Psalm 100
克勞德.古迪梅爾:詩篇第一百篇(西拉雅歌手)
Arnoldus is settled on Formosa
阿諾德斯定居福爾摩沙
Jacob Van Eyck (1590-1657): Pater Noster (recorder)
雅各布.凡.艾克:主禱文(木笛)
Nicolaes Vallet (ca. 1583 - ca. 1645): Pater Noster in Siraya (voice)
尼古拉斯.瓦萊:主禱文(西拉雅語演唱)
Anthonie van Noordt (1619-1675): Fantasia (organ)
安東尼.凡.諾特:幻想曲(管風琴)
Church choir of Arnoldus' wife
阿諾德斯妻子的教堂唱詩班
Siraya folk song: Kalauahe
西拉雅民謠:身體五官歌
Hardships in Formosa, followed by positive events
在福爾摩沙艱辛的生活,以及正面的事件
Jacob van Eyck (1590-1657): Psalm 116 (recorder)
雅各布.凡.艾克:詩篇第一百一十六篇變奏(木笛)
Nicolas Vallet (ca. 1583 - ca. 1645): Psalm 116 Verse 1, 5, 11 (voice in Dutch)
尼古拉斯.瓦萊:詩篇第一百一十六篇(荷蘭語演唱)
Anthonie van Noordt (1619-1675): Psalm 116 (organ)
安東尼.凡.諾特:詩篇第一百一十六篇(管風琴)
More hardships
更多的磨難
Nicolas Vallet (ca. 1583 - ca. 1645): Psalm 50 (voice in Siraya)
尼古拉斯.瓦萊:詩篇第五十篇(西拉雅語演唱)
Anthonie van Noordt (1619-1675): Psalm 50 (organ)
安東尼.凡.諾特:詩篇第五十篇(管風琴)
Koxinga attacks Fort Zeelandia, Arnoldus dies
鄭成功襲擊熱蘭遮堡,阿諾德斯去世
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1 - 1621): Ave maris stella (organ)
揚-彼得森.史維林克:海星聖母(管風琴)
Parting words
臨別贈言
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 (1561 - 1621): Ricercar (organ)
揚-彼得森.史維林克:主題模仿曲(管風琴)
太稻埕長老教會
臺北市大同區甘州街40號
電話 +886-2-25539741
台灣國際古樂節
主辦單位/北市淡水
古鍵盤藝術
新北市立案演藝團體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二段18號19-5F
負責人 / 許舒堯
公關 /林慧婷 0931-395-919
執行 / 黃健欣
行政 / 方韻涵
電話 / 0972-953-053
LINE @earlymusic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