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人員

彼得-揚‧貝爾德
(Pieter-Jan Belder), 大鍵琴

彼得-揚‧貝爾德,是2000年萊比錫巴赫大鍵琴大賽冠軍、漢堡NDR音樂獎大鍵琴比賽第三名。他曾受邀在許多國際音樂節上演出,包括烏得勒支古樂音樂節、柏林音樂節、弗蘭德倫音樂節、波茨坦音樂節、布萊門音樂節和萊比錫巴赫節。他是廣播室內樂團的成員,並在弗蘭斯·布呂根(Frans Brüggen)、托恩·庫普曼(Ton Koopman)、羅伊·古德曼(Roy Goodman)、鈴木正明(Masaaki Suzuki)、肯尼思·蒙哥馬(Kenneth Montgomery)利和菲利普·赫雷維格(Philippe Herreweghe)的指導下工作。他還是多個樂團的活躍演奏家,包括荷蘭巴赫協會(Netherlands Bach Society)、根特聲樂學院(Collegium Vocale Gent,)、Gesualdo Consort、Camarata Trajectina、十八世紀管弦樂團(Orchestra of the 18th Century)以及他自己的樂團Musica Amphion。他為約翰內特·佐默( Johannette Zomer)、彼得·庫伊(Peter Kooij)、雷米·鮑德(Rémy Baudet)、尼科·范德米爾(Nico van der Meel)、西吉斯瓦爾德·庫伊肯(Sigiswald Kuyken)、哈里·范德坎普(Harry van der Kamp)、威爾伯特·黑澤澤特(Wilbert Hazelzet)和薩斯基亞·庫倫(Saskia Coolen)等獨奏家伴奏。貝爾德擁有超過185張CD錄音,大多為大鍵琴獨奏或協奏曲。他與Brilliant Classic合作錄製了費茲威廉觸鍵琴書全集,是該手稿至今唯一的完整錄音。此外,他還錄製了斯卡拉第(Domenico Scarlatti)的鍵盤奏鳴曲集、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複格的藝術》、《英國組曲》、《鍵盤協奏曲》和《鍵盤觸技曲》,以及拉摩和庫普蘭的大鍵琴作品全集,並與巴洛克小提琴家Rie Kimura搭檔錄製了卡爾·愛曼紐·巴赫的小提琴作品全集。貝爾德目前正在錄製威廉·博伊德的鍵盤作品全集。

喬許.騏森
(Joshua Cheatham), 維奧爾琴

喬許·騏森,是2006年Capriccio Stravagante獎獲得者。該獎由Skip Sempé於1998年創立,旨在表彰和支持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音樂領域的傑出人才。他與許多樂團合作,包括皮格馬利翁樂團(Ensemble Pygmalion)、Ensemble Masques、Vox Luminis、Hathor Consort、Musicall Humours、the Puncke‘s Delight、het Orkest van de 18de eeuw、Musica Temprana和de Nederlandse Bachvereniging。他經常在西歐的音樂節和音樂廳演出,演奏曲目包括無論是高音維奧爾琴、低音維奧爾琴、維奧爾琴重奏,亦有演奏馬雷、佛科雷和巴赫的維奧爾琴獨奏作品。他錄製的唱片包括2008年與Julien Leonard和Skip Sempé合作發行的Marin Marais和Sainte-Colombe,均在Paradizo廠牌下發行。

大衛.凡.歐恩
(David van Ooijen),魯特琴

大衛·凡·歐恩演奏獨奏音樂,並用各種魯特琴、古吉他和三弦琴為歌手伴奏。他在多個早期音樂樂團和管弦樂隊中演奏數字低音,並受邀在烏得勒支、佛蘭德斯、拉蒂斯拉瓦、奧斯納布呂克、杜布羅夫尼克、梅爾克、坎布里爾斯、塞維克布雷齊策、希洪、柏林、德黑蘭和長崎等音樂節上演出。他錄製了大約30張CD,並於1991年為BBC電台錄製了他的獨奏錄音。1998年,他在荷蘭獲得了早期音樂獎,並於2000年和2009年受邀作為駐場藝術家在日本平戶度過了一個月。2004年和2005年,與altus Sytse Buwalda合作的CD在荷蘭國家廣播電台古典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他與魯特琴演奏家Michiel Niessen合作的CD首次錄製了16世紀魯特琴演奏家Giovanni Antonio Terzi的完整魯特琴二重奏,並在著名的早期音樂雜誌(Early Music Magazine)上獲得了好評。2007年,大衛在荷蘭王儲威廉·亞歷山大和他的妻子馬克西瑪的女兒阿麗亞娜公主的洗禮儀式上演奏。2011年和2012年,他與魯特琴演奏家佐藤豐彥在西班牙和日本舉辦音樂會。2016年,大衛在中國重慶與中國音樂家一起舉辦音樂會,將歐洲巴洛克音樂與中國傳統音樂相結合。2017年,他在印度孟買舉辦了各種音樂會,與小提琴家阿德琳娜·哈薩尼合作演奏荷蘭巴洛克音樂以及與印度流行樂隊合作的寶萊塢歌曲。近年來,大衛將早期音樂和爵士樂結合在一個獨奏節目中,同時彈奏魯特琴和爵士吉他,並藉助循環踏板將這兩個樂器結合在一起。

伊莉絲.布曼
(Iris Bouman),次女高音

伊莉絲·布曼在烏得勒支大學、柏林大學和薩爾茨堡大學完成音樂學學士和研究碩士學位後,在烏得勒支音樂學院攻讀古典聲樂學士學位。2023年,她與Xenia Meijer一起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歷史聲樂課程。她曾參與艾瑪·柯克比爵士(Dame Emma Kirkby)、彼得·庫伊(Peter Kooij)、安德斯·達林(Anders J. Dahlin)、亞歷山大·奧利弗(Alexander Oliver)和約翰·艾略特·加德納爵士(Sir John Elliott Gardiner)的大師班。2022年,她被選為Confidencen歌劇音樂節青年藝術家計劃的全球五名年輕歌手之一。伊莉絲經常與托恩·庫普曼(Ton Koopman)領導的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合唱團以及荷蘭巴赫協會(Nederlandse Bachvereniging)一起演唱。她還是由約恩·博伊森(Jörn Boysen)領導的海牙巴洛克音樂團(Musica Poetica)的成員,經常與該樂團一起在海牙皇家劇院演出。2023年夏天,Iris成為荷蘭歌劇院大型項目“De Kersentuin”的一部分。她也是Ensemble Suspirium的歌手,演奏巴洛克時期鮮為人知的作品。

許舒堯 (Alice Sheu),
大鍵琴與管風琴

許舒堯,旅荷大鍵琴及歷史管風琴演奏家,專長巴洛克及文藝復興歷史鍵盤樂器。於2021年取得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大鍵琴演奏碩士,同時於烏特勒支音樂學院修習管風琴歷史演奏,師承 Siebe Henstra、Pieter-Jan Belder(大鍵琴),Reitze Smits、Léon Berben(管風琴)。許舒堯為 2019年佛萊明區大鍵琴協會國際大鍵琴比賽冠軍。許舒堯以對於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的古鍵盤樂器的鑽研聞名,並專精於文藝復興晚期,十六至十七世紀的維吉諾琴曲目。她曾受邀於安特衛普歷史悠久的 1747 年杜爾肯博物館 Vleeshuis 上演出,並受邀在南達科他州國家樂器博物館演奏1540 年製、全世界最古老可以演奏的大鍵琴演出獨奏會。並定期造訪比利時根特皇家藝術學院古樂器製造系,再由學生製作者製作的各種不同的歷史鍵盤副本上進行表演。她亦曾在根特奧菲斯學院(Orpheaus Institute)就義大利古記譜法發表學術演講。在 2020 年為台灣帶來第一場「大鍵琴 -- 管風琴 」演奏會,演出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並曾受邀於國家音樂廳以及屏東演藝廳演出巴洛克管風琴獨奏會。許舒堯同時為台大化學系學士、碩士,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大鍵琴演奏碩士,於 2022年創立古鍵盤藝術,並為2023 斐茲威廉大鍵琴音樂節、2024台灣國際古樂節藝術總監暨策展人。

楊竣元 (Chun-Yuan Yang),維奧爾琴

楊竣元,台灣第一位專精於古樂演奏的低音提琴演奏家,目前就讀於阿姆斯特丹音樂院,師從18世紀交響樂團低音提琴首席Margaret Urquhart以及著名維奧爾琴家Mieneke van der Velden。他曾榮獲獎學金於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學習現代低音提琴,師從波士頓交響樂團團員Todd Seeber。楊竣元在留歐期間曾與多位著名指揮家合作,包括Ton Koopman、Philippe Herreweghe、François-Xavier Roth、Hans-Christoph Rademann、Jos van Veldhoven和Sigiswald Kuijken。他擅長演奏各式歷史低音弦樂器,包括低音提琴四度定弦、三弦低音提琴、維也納五弦低音提琴、維奧爾琴及各式八尺維奧隆琴。2022年,他以滿分10分外加優等生(Cum Laude)的榮譽學位畢業於阿姆斯特丹音樂院大學部。2022年,他受邀加入比利時著名古樂團La Petite Bande,同年在國際維也納低音提琴節及荷蘭Double Bass Festival擔任獨奏演出。

梁益彰 (Yi-Chang Liang),
木笛

梁益彰於2011年參加英國格林威治古樂節的「國際莫克木笛獨奏大賽」(International Moeck/SRP Solo Recorder Playing Competition)獲得第二名,2014年與大鍵琴家須藤真地子在阿姆斯特丹創立IJ SPACE室內樂團,目前演奏足跡遍及台灣、荷蘭、比利時、德國、義大利和日本。2018年,與IJ SPACE室內樂團參加德國第19Biagio Marini室內樂大賽獲得首獎,並於荷蘭烏特勒支古樂節的「荷蘭國際古樂室內樂賽」(International Van Wassenaer Competition)獲得第三名。2020年,梁益彰與IJ SPACE發行首張專輯《Francesco Mancini: Six Recorder Sonatas》,由瑞士Claves Records發行。他還曾參加英國皇家管樂協會,並在比利時音樂節、西班牙昆卡宗教音樂節、荷蘭Grachtenfestival、德國Schwelm豎笛峰會及波士頓早期音樂節演出。2023年,他在索尼音樂發行個人專輯《Jacob van Eyck: Der Fluyten Lust-Hof (Selected Works)》。

大下詩央 (Shio Ohshita),
巴洛克小提琴

大下詩央,旅居歐洲多年的日籍古小提琴家,台灣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藝術總監。2010年即前往德國卡爾斯魯厄音樂學院學習現代小提琴,在校期間於對古樂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與瑞士/台灣古小提琴演奏家 Anaïs Chen副修巴洛克小提琴,之後於2013年進入弗萊堡音樂學院,跟隨弗萊堡巴洛克樂團的創團首席Gottfried von der Goltz主修巴洛克小提琴,接著赴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國立音樂學院與 Midori Seiler,最後進入國立巴塞爾古樂院Schola Cantorum Basiliensis,跟隨 Leila Schayegh 教授,同時與Randall Cook學習中世紀提琴與中世紀音樂。於2017年榮獲德國第18屆 Biagio Marini 國際古樂室內樂大賽首獎,2018年起旅居台灣,在台深耕巴洛克古樂教育與演出。2018年底駐台後積極從事巴洛克小提琴演出,大下詩央還致力於古樂團的領導與教學工作,她曾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東吳大學、台南大學、台南藝術大學、文化大學和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巴洛克小提琴和古樂。自2022年下半年起,她在國立清華大學擔任巴洛克室內樂的兼任講師。

翁郁榮 (Andrew Wong),
巴洛克小提琴

翁郁榮,台裔美籍巴洛克小提琴家,畢業於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主修巴洛克小提琴,師從寺神戶亮教授。他曾與眾多國際樂團合作演出,包括荷蘭巴赫協會古樂團(Nederlandse Bachvereniging)、Arion Orchester Baroque和美國巴赫獨奏樂團等。翁郁榮對法國巴洛克音樂有著特別的興趣,並長期研究和實踐演出。他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和工程學位,但因對早期音樂的熱愛,毅然前往荷蘭學習並參與職業演出。

王惟 (Wei Wang),
打擊樂

王惟,微光古樂集歷史打擊樂器團員,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修打擊樂,師從韓立恩、李幸真、陳盈均、黃馨慧等老師。退伍後赴法國留學,畢業於法國市立凡爾賽音樂院(音樂教育文憑DEM,師從巴黎歌劇院定音鼓首席Lionel Postollec)和法國市立瑪爾梅松音樂院(超技演奏文憑Diplôme de virtuosité,師從Eve Payeur),2017年錄取法國音樂最高學府之一:國立里昂高等音樂院(CNSMD de Lyon),師從當代音樂大師Jean Geoffroy,並於2020年取得演奏碩士文憑。求學期間,王惟積極參與各種演出活動及國際比賽,曾客席世紀交響樂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法國國立里昂交響樂團和法國隆河區交響樂團等。他參與了2018年里昂雙年展,演出現代作曲家Michaël Levinas的作品《Voûte》,並於2019年受邀參與第74屆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

蔣皓任 (Martin Chiang),
文藝復興低音管

微光古樂集團長。17歲赴奧地利格拉茲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先修班主修管風琴演奏,翌年就讀學士,在奧地利期間接觸了歐洲歷史文化的洗禮而進一步愛上了古樂,兩年後轉學赴瑞士巴塞爾(Basel),考進世界最早的古樂研究機構—國立巴塞爾古樂學院(Schola Cantorum Basiliensis),雙主修巴洛克管風琴與古低音管。2014年取得古低音管學士文憑,2016年取得古低音管演奏碩士,並在2018年以特優成績取得古低音管教育碩士。在歐洲期間擔任斯圖加特LaLa HoHo文藝復興古樂團基本團員,曾任台灣神學院歷史管風琴講師。